世界全球化浪潮下,英语已经作为通用语言在交流中普遍使用。但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远不止于纯粹的单词和语法。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中富含着丰富的社会和历史信息,随着不断地跨越国界和文化,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背景是语言根植的土壤,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可以说文化是语言的内核,而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

一、语言的文化性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同国家的语言对应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习惯,通过吸收兼容并通过社会交互传播到世界各地。语言的存在需要人们的参与,语言的表达也能凸显个人的价值观甚至映射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日常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当地风俗。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也是如此,例如,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词汇、拼写、发音甚至语法上都存在差异。这些语言上的差异就很好的反映了英美两国两种不甚相同的历史和文化。

二、文化的语言性

       文化需要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和传播,它不是固定化的只属于一个国家,也并非一座围墙。我们需要用语言作为工具来向他人表达我们的思维、情感和价值观念。这也解答了“为什么同一句英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含义”这一问题。基于此,我们在MonsterABC英语的文化与跨越课程体系设置中,把侧重点放在了对语言的理解和接纳吸收文化差异上。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的词汇和语法,更要理解和吸收新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今天的English culture(广义的英语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可以涵指:

(1) 英国文化;

(2) 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即狭义的英语文化,如美国文化,加拿大文化,新西兰文化,澳大利亚文化及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的文化;

(3) 以英语为传播媒介的非英语、非西方文化;

(4)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文化内容。

       而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其文化内涵是多元的,英语的教学也绝非单纯机械的输出,更需要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理解、应用英语的能力。对于跨文化学习浪潮的当下,对于一个学习英语的人来讲,他必须首先意识到,语言与其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要想学好并掌握一门外语,就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民族和文化背景并在使用中和固有印象中进行区分。只有对文化有了相当的了解,才能真正体会交际场景,产生对语言准确无误的理解和感觉。从而应对各种语言现象,达到交流无障碍的最终目的。在基础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西方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语音、词汇、语法和固定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一旦学生对某些词汇和表达的背景文化有所了解,他们就会对枯燥的学习,特别是在记忆方面产生新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语言和文化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